2005/10/10

看展紀錄 04

十月1-7

莊臥龍 "變動/累積"
張文宗 "抽象構成大展"
"文人情境與當代視野"

這次的看展紀錄來的很晚,因為這禮拜只看了三檔展覽,一方面是因為社團很忙,一方面是沒啥展好看,結果這禮拜都沒看到很喜歡的展。

莊臥龍的作品直讓我想到波拉克的抽象表現主義,只差在他個人將符號轉成圓圈圈,這樣說好像很膚淺,但我對他作品的感想就是這樣,只有一件以吸管構成宛如末梢神經般蔓延在展場中的裝置,讓我有較深刻的映象。

張文宗(教授)他說他"自創"抽象構成,而且相當以畫大畫自豪,他甚至有私人的美術館用來"典藏"他自己的作品,他真有自信,自信到有點狂妄了吧;這個展還是在國美館展出,這點就讓人生氣了,怎麼會有這麼混的國家級單位啊,我媽交的稅耶,展覽總是少,質也差,那個台灣美術丹露的展已經擺了快一年了吧,更氣人的是規劃超爛的動線空間,大而不當外加鬼擋牆,最近又開了一間餐廳在裡頭,是要做購物中心是不是啊。

超然策的"文人情境與當代視野",校友回顧展的第二檔多是水墨和膠彩作品,這次最喜歡的是巫雲鳳的作品。但其實個人還是對所謂的東海風格有很大的不解,我還是不認同東海很文人的說法,雖然每個老師都這麼說,但總覺得他們沒有說出個所以然,常常聽到說"東海有很多樹啊","環境很大很好啊"之類的,難道這就是人文嗎?當然人文是一個有點抽象的概念,但如果憑我自己的感覺,我也不認為東海跟其他學校相比真的有多出什麼人文精神,因為對我來說藝術本就是人文的一環,所有形式的、內容的藝術都是人文。

18 Comment:

rogerspace said...

...你在嗆吳超然

我覺得你對文人跟人文這兩個東西的個人解釋也沒有說清楚,當然我也不知道超然這次策的展裡的"文人情境"是寫些什麼,你有了解後再開嗆嗎?而且我想"東海有很多樹啊""環境很大很好啊"這話是你說的吧!我沒聽過老師們這樣解釋東海的人文精神

會說東海比較有人文味道我想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像台大交大清大等大學比較重視理工以科技發展為方針(你看這次的教育部補助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上去的是哪些學校就知道了)我們學校重視的點不同吧

我的想法是,東海的環境狠好,比較少外在的干擾,能對我們有更多自我對話自我思考的機會,不過這也很難說是人文精神,人文不就是具體的一切事物,一切由人類產生的文化或物體遺跡,倒是"文人"很難界定,這是理想化的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處在東海,要想想東海的優點在哪如何提升這優點來跟別人分享或比較,而不是自抑自貶

不是在嗆你,只是聊聊想法

rogerspace said...

還有
當代館現在展的"非常厲害"也可以去看看
奈良美智只是個幌子
不過其他也有不錯的

DOUBLE CHECK said...

我沒有想要解釋我對人文的看法啊,如果有大概就是最後那兩句吧,而且我也沒自抑字貶啊,難道在東海就只能講東海正面的話嗎,雖然我承認我不喜歡東海,但我也不是那種會亂說話的人,我只講我知道或看到的。所以我是不認為東海有比較人文啊,這樣不行嗎,你覺得東海環境好,那是對你而言,但對我不見的是如此,每個人的要求本就不一樣啊,不然我幹麻想走。

而且你很無聊耶,什麼叫我在嗆吳超然啊,我很喜歡他的課,也很喜歡他的一些想法,我只是就事論事的說我不懂東海有什麼人文,就被你說是我嗆他,你去看看我有哪裏直接指涉到吳超然嗎,我很不喜歡你動不動就在講什麼嗆的,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嗆人,我沒被教育過這種觀念,我的出發點想得是提問還有你說的討論,如果你覺得我在嗆,那可以能是你自己心態不對。

MOCA的新展我知道,奈良美智只有一個袋子是吧,不過還是謝謝你。

rogerspace said...

哈哈...看來你是怒了

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噗哈哈~

DOUBLE CHECK said...

笑話

Anonymous said...

我沒聽過“東海很文人”這個說法
倒是聽過“東海的人文氣息比較重”這個說法,其實覺得你混淆了

外界對東海學生做的作品
也許感受到某一種相近的氣息
這就是所謂的東海風吧?我猜

我覺得你應該去了解一下創校的歷史
也許你聽過一些
但絕不只是你知道的那些
雖然不能保證知道了能怎樣
但所謂的人文精神就是從一點一滴累積來的
從來沒聽過哪個校友畢業後念別的研究所時不懷念東海的
我想就是因為東海的人文氣息吧

Anonymous said...

去修陳以愛老師的歷史與人物吧
好好靜下心來聽她一學期的課
不敢保證你能有什麼改變
這也不是一門宣揚東海優點的洗腦課
但我相信上完她的課
你會對東海的人文精神更有一些體會

Anonymous said...

不是懷念在東海時的墮落啊 呵呵^^

Anonymous said...

說實在的
墮不墮落實在是事在人為
還有,什麼叫墮落,還要定義一下
搞不好比人文精神的定義更難搞

Anonymous said...

不需要強迫別人接受一樣的觀念
認為「應該」要怎麼做才比較好
價值觀自在人心
什麼名詞都要先定義實在很學術
開個玩笑咩還要定義

Anonymous said...

沒有人說了解一下創校精神就叫做強迫接受一樣的觀念,你的說法也很奇怪。如果你上了一樣的課,思想就變得跟誰誰誰一樣,那也是你個人的問題。只是他說不了解東海的什麼什麼精神,我才建議他可以了解一下。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這跟你的“價值觀自在人心”也沒有衝突。我建議他,又沒強迫他接受,更何況,如果你認識這個傢伙那就很清楚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能被誰強迫接受什麼觀念的人。你以為我強迫得了他?怪了!定義一件事情就叫做很學術這個說法也很怪,要在同一個立足點上討論事情當然也要了解人家心目中所謂的墮落跟我的有什麼不同,如此而已,哪來什麼學不學術?你想太多了。

Anonymous said...

先定義名詞是學術研究的第一個標準步驟
一般學術研究論文都是這樣開頭的啊
我的建議是先定義東海是什麼。

沒有人提到對不對這樣的事。
不過跟大家一樣,提出自己的想法。
謝謝。

Anonymous said...

開玩笑的啦,噗 (定義東海)

DOUBLE CHECK said...

怪了,這裡怎麼冒出這麼多人啊,現在到底是在講哪篇啊

rogerspace said...

多討論灌你板不好咩!
這樣才火阿~

DOUBLE CHECK said...

到底匿名者是誰啊,很想知道啊

Anonymous said...

就算定義是學術研究的第一個標準部驟也不怎樣。定義也一樣可以用在平常的生活,用了“定義”也不代表談話立即變成學術研究,沒人提對不對是吧?那也沒誰強迫誰接受什麼觀念不是嗎?不敢具名的傢伙,不謝。

Anonymous said...

當然可以。是的。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嗯嗯~其實我自己也有這個習慣(喜歡先定義),因為學院都是這樣訓練的關係吧,然後發現大家也都有這樣的習慣,有時候會覺得有點膩了,所以才會這樣說說笑,沒有惡意啦。我說了只是開個玩笑,的確是不怎樣也沒怎樣啊,呵。

[ HOME ]